2025-08-05

奶牛场跨界光伏,看禾迈如何助力畜牧业“上能发电、下能养殖”

为帮助传统能源行业加速转型,光伏行业不断创新应用模式,例如将分布式光伏与农林渔畜相结合,形成多种“光伏+”模式,而“牧光互补”正是这一过程的产物。在宁夏,禾迈组件级电力电子技术助力奶牛场“上能发电、下能养殖”,推动传统畜牧业实现能源转型。

宁垦奶业利垦牧业第二奶牛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以奶牛养殖、牧草生产、鲜奶生产为主业,是自治区重要的良种奶牛示范基地和优质奶源生产基地。该县拥有丰富的风光资源,年平均日照时数约2988.9小时。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太阳能资源,平罗县大力发展光伏发电项目,引入“光伏+”多元化应用,推进光伏与农业、畜牧养殖一体化发展。其中,宁垦奶业利垦牧业第二奶牛场BIPV项目则是当地“光伏+牧业”典范

在本项目中,禾迈采用一拖四微型逆变器与光伏瓦定制BIPV屋顶,不仅为光伏电站安全运作保驾护航,同时保障系统最大发电量、减少牧场电费支出

对于奶牛场而言,该场景内存在大量氨气,且牛饲料属于易燃物品,对安全等级要求非常高。而禾迈微型逆变器以并联方式接入光伏系统,使得系统内直流侧稳定在40V左右低压,从根本杜绝火灾隐患和触电风险,完美适配“易燃易爆炸”特殊场景。

同时,禾迈MPPT技术无惧“木桶效应”,实时追踪每块光伏组件最大功率点,使系统输出最大功率,保证电站发电收益。用户通过手机或电脑,即可实时监控组件级电压、电流、功率等信息,对电站进行精细化管理运维。

该项目负责人表示:“光伏发电是绿色清洁能源,农业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以牧光互补的模式将两者结合,不仅实现一地多用,增加土地产出和附加值,也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升级,推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自项目运营以来,在禾迈一拖四微逆的加持下,奶牛场每年能节约4124.15吨标准煤,减少1.3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约等于种下72万棵树),成功实现能源转型。未来,禾迈组件级电力电子技术将持续助力“光伏+”模式,将光伏与多业态融合得更紧密、安全、高效,为各行业带来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


This site uses cookies. By continuing to browse the site you are agreeing to our use of cookies. For more details about cookies and how to manage them see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