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业光伏电站在实际开发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高昂的投资成本、不适配的屋顶资源、繁重的运维任务……如何打败这些“拦路虎”?禾迈MiT大微逆送上应对之策,让我们走进江阴500kW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一探究竟!
该电站位于江苏省江阴市一家制药机械厂内,遵循“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全面采用禾迈MIT-5000-8E微型逆变器,并于近日顺利并网运行。该电站在前期设计、设备选型上投入了大量精力,通过严谨的测算对比,最终确定使用禾迈MiT一拖八三相大微逆。
该电站在开发之初就将“全生命周期安全稳定发电”视为重中之重,对关键设备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禾迈MiT大微逆的直流侧电压始终不超过120V/140V,从根本上杜绝了由高压直流拉弧引起的火灾及触电风险,为电站运行带来稳稳的“安全感”。
此外,MiT具有IP67防护等级、C5防腐等级,支持在-40℃至65℃的环境下稳定工作,无惧极端气候“侵袭”。其生命周期长达25年,可为电站运行的各个阶段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客户大幅节省设备、人工等多项投资成本,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
该电站所在的工厂屋顶呈圆弧形,属于“南北坡”斜屋面。为了确保抗风性和稳定性,光伏组件采用平铺方式安装,整体排布呈5°倾角。对比常规30°安装倾角,该电站的组件安装方式将损失部分太阳辐射量,并对光伏系统的发电量造成一定影响。
在此背景下,禾迈MiT大微逆的优势更显:4路独立MPPT以及12~136V的MPPT电压范围,使每路输入端口均能在最大功率点工作,最大程度减少不规则屋顶导致的发电量折损;启动电压低至32V,支持在更微弱的光线下工作,通过增加日均工作时长,有效提升电站发电量。
在实际应用中,每台MiT可以同时连接8块光伏组件,其高达5000W的输出功率、20A最大输入电流以及97.4%的峰值效率,可完美适配各类型大功率组件,并有效降低微逆的单瓦应用成本,为该电站的开发建设降本增效。
事实上,禾迈技术工程师在现场勘测中发现,较小的组件安装倾角不仅会对发电量产生不利影响,也让组件表面更易附着灰尘。因此,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积灰可能将对组件透光率产生一定影响,使其发电量出现波动。
禾迈MiT大微逆支持组件级运维,客户通过S-Miles Cloud智慧云平台即可查看组件的功率、发电量等信息,实时掌握其在各时间点的发电状态,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为电站运维管理带来极大便利。
未来,禾迈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聚焦多元化应用场景,不断打磨产品及服务品质,为全球客户提供可靠、优质、高效的光储解决方案,助力实现“开放能源,人人皆享”。
订阅我们的时事通讯并获取最新消息!
This site uses cookies. By continuing to browse the site you are agreeing to our use of cookies. For more details about cookies and how to manage them see our Privacy Policy.